真正干活的人不是这个样子。
一身的运动装,耐克鞋,口罩围巾鸭舌帽,像旅行的,不像干活的,真正干活的农民就不是这个样子,好在陈爸也没指望这些早就成了城里人的哥哥姐姐们出多少力,有这个心就行了,真要把几个哥哥姐姐给累出毛病来,只会得不偿失。
又等了几分钟,陈爸找的劳力也到了。
有的骑着电摩,有的骑三轮,十几辆电摩三轮涌进院子里,瞬间挤的不行。
还有三台三轮拖拉机,全部带着围栏,这是倒短的。
连人带车,一天算两个劳力,两百四十块钱。
陈建斌总指挥,迅速安排完,留下大姑和二姑在家烧饭保障后勤,剩下的人上了五台拖拉机去了地上,陈耀东开着自家的老手扶拖拉机,拉着陈家的亲戚。
上车之前,陈纪东拍着扶手啧啧半天,一副想开不敢开的样子。
陈耀东问:“咋了,二哥想试一下?”
“算了,这玩意太特么危险!”
陈纪东心动了一下,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不安全的念头。
田永丰补了句:“要是你开的话我就得走路去地上。”
陈纪东脸黑了一下,却没法怼。
奈何他一个老司机,却死活玩不转农村这种老式拖拉机。
以前开过一次,结果过弯的时候直接被扶手挑下车不说,车也开到了沟里。
跟宝马比起来,这玩意的驾驭难度大了十倍都不止。
关键还特么很危险,心里的阴影面积太大了,委实不敢再碰这玩意儿。
陈二哥只得捏着鼻子上了车厢,一路颠簸到了地上。
短短几百米感觉骨头都快被巅散了,太特么的巅了。
还是宝马舒服。
到了地上,陈爸继续担任总指挥的角色,有条不紊分派任务,陈耀东和薛丘明负责装车送车,大伯父和大姑父两个岁数最大的拾遗补漏,负责巡逻检查有无遗漏。
结果半天下来,陈耀东和薛丘明就快爬下了。
这个是力气活,虽然半袋子玉米也就三十多斤不到四十斤,但架不住数量多,站在加高的围栏里面不停的接袋子倒玉米,可比撸辣子抽穗子费劲多了,力气消耗的贼快。
十六七岁干这活的时候,一个人装一天车也不觉的累。
现在却不行了,和薛丘明两个人都有点吃不太消。
幸好中间还有时间喘气休息,不然一个小时就得残废。
中午回家吃饭,陈耀东感觉两条胳膊比灌了铅还沉重,连拖拉机都开不稳了,心里暗暗吐槽老爸,安排工作都不考虑性价比,自己卖货一天能创造多少价值,光是一天的提成就能雇十来个人干活了,不让多找几个人,非得让自己干。
为了省下百来块钱,把自己累到吐血,真划算吗?
第51章一年的劳动成果
七点刚过,二十六亩玉米顺利抢收完毕。
陈耀东不得不佩服陈爸这点,算计的刚刚好,一点都不浪费人工,换了是他,肯定会担心人太少一天收不完,得多找几个才能放心,浪费人工几乎是肯定的。
现在看看,陈爸对时间和节奏的控制实非他能比。
多一个人,估计六点半就完了,肯定要浪费人工。
少一个人,估计就到七点半了,挣钱的多半不干。
省下一个人工不是重点,重点是陈爸的这种判断和掌控让陈耀东望尘莫及。
种地也有学问,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庄稼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没有几十年的磨练,肯定是不够的。
把最后一车玉米送走后,陈建斌就在地头给雇来的人工把钱结了,然后花钱请来的人到陈家骑上电摩三轮直接走了,就剩下陈家和陈妈家的亲戚留下吃饭。
晚饭已经准备好了,除了炖的羊肉,还有大盘鸡。
陈耀东的舅舅姨妈们干农活习惯了,到不觉得累。
姑姑大伯家这边的人却累惨了,一个个进了门也顾不上洗,喘口气再说。
两个表哥和两个堂哥也顾不上保持形象了,席地坐在菜园子旁边,帽子没了,围巾和口罩也不见了,头发湿嗒嗒的贴在脑门上,脸上白一道黑一道的,看着就挺惨。
陈国东一边毫无形象地抠指甲,一边捶着大腿感慨道:“农民是真不容易,每年秋收的时候真该把那些专家们安排下来好好体验一下农民的生活,否则都不知道玉米咋收的,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搞的研究也脱离实际被农民笑话。”
陈纪东笑话他:“一年就干这一次,老大你应该觉得很有成就才是,不然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时间长了可是会脱离群众的!”
陈国东瞪了他一眼:“我一个副科算啥领导,就一跑腿的。”
陈纪东嘿嘿嘿:“那也是领导,不然咋说官是官,民是民。”
田永丰道:“可惜姥爷把我妈和小姨大舅二舅都给安排掉了,就小舅没有来得及,不然怎么也不用吃农民的苦,看看几千年的历史,哪一朝农民不是最苦的。”
薛丘明道:“我到觉的农民挺好,要不是小舅种地,你哪有机会体验生活!”
田永丰道:“你就是个嘴炮,站着说话不腰疼,既然你觉得农民不错,那就让小姨父给你也包上一百亩地种种,种上一年地再说好我就服你了。”
薛丘明嘿嘿嘿:“你说的啊,哥,回头就让小舅给我问问去。”
田永丰问:“你不说要弄那个什么微博吗,弄的咋样了?”
薛丘明含糊道:“正在弄、正在弄!”
田永丰不问了,这就一不务正业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干点正事。
人自己不上进,就算哥哥们想拉一把也没法拉。
毕竟不是什么大官,能耐有限。
吃过晚饭,亲戚们都走了,陈耀东和陈爸坐在沙发上算账。
一共送了二十九车,每次过完磅都会给一张磅单的票,基本每车都在一吨左右,把二十九张票全部加起来,最后得出结果,陈耀东给陈爸看:“27300,二十七吨多点。”
陈建斌吸着烟,心算了下,道:“能落个三万多块钱。”
陈耀东又乘了个22,算出结果:“一共60060,六万块钱。”
陈建斌道:“化肥农药水费地膜种子这些除掉,再扣掉人工就三万多不到四万。”
陈妈叹气:“比去年还少了。”
陈建斌道:“一年比一年少,工价却一年比一年高,再下去没法种了。”
陈耀东问:“一亩地连一千六都没了?”
陈建斌道:“不到,去年一公斤两块三呢,今年少了一毛,而且去年的产量高,一亩产两吨一,今年这个品系产量不行,两吨一都不到。”
陈耀东搓了搓头皮:“那包上一百亩地连八万块钱都没有?”
陈建斌道:“照今年这情况,最多六万块钱撑死了。”
陈耀东没说话,深深感受到种地也不是那么好种的。
种什么卖多少,全都不由农民掌控,命运在人家的手里,还真特么草蛋。
陈耀东很不爽,脑子里又冒出来不少想法,可惜都是白日梦。
胡思乱想了不到十分钟,就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实在是累坏了。
骨头都有点软。
第二天一觉睡醒时,已经十点多了。
爸妈又出去打工了,早上出门的时候他听到动静了,但累的起不来。秋收工价高,一天能挣一百多块,对农民来说就是挣钱的最好时候,自家忙完了,自然要抓紧挣钱。
哪怕陈耀东说破嘴皮子,再别打工了,依旧没用。
爸妈该挣钱还是要挣的。
起来洗脸,胳膊疼的举不起来。
弯了下腰,肚皮疼的弯不下去。
陈耀东龇着牙,感觉又成了半个废人。
练车是别想了,洗了把脸,骑着电摩一溜烟到了城里,随便找个饭馆吃了顿也不知是早饭还是午饭,才去了店里继续给陈二哥打工。
“陈哥,玉米掰完了吗?”
吴婷婷见到陈耀东就问,两个小姑娘也知道他昨天干嘛去了。
“完了。”
陈耀东慢慢活动着胳膊,问她:“你们早上开单了没?”
吴婷婷撇撇嘴:“兰兰姐开了一单,我一单没开。”
“可以啊!”
陈耀东表扬陈兰兰:“能自己开单了,不错不错!”
陈兰兰苦着脸:“今天运气好,开了一单,这个月我自己一共才开了三单。”
“不急,慢慢来吧!”
陈耀东道:“销售是个技术活,你才干了两个月,平时多学多练,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你也要主动顶上,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小吴,你也是一样。”
“知道啦!”
吴婷婷兴趣缺缺的应了一声,一看就没走心。
到是陈兰兰挺有上进心,主动请教技术。
这个要得,算是个可造之材。
陈耀东吧啦吧啦给讲了半天,总算体验了一把为人师的感觉。
可惜陈兰兰却听的怀疑人生,为嘛感觉还不如自己
第52章拼了
十一黄金周很快到来,有人喜欢有人愁。
欢喜的是单位放假的,能出去浪了。
愁的是要上班的,感觉很苦逼,觉的幸福这种东西跟自己无缘。
陈耀东就是其一,七天假期他都要坚守在岗位上。
爸妈同样在坚守岗位,两人每天能挣两百块,像打了鸡血似的。
幸福点不同,陈耀东也无力吐槽。
别说两百块,就是一千块他也不会去卖力气。
九月份工资发了,陈耀东却顾不上高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太忙了,七天黄金周,商场里的人流量猛增了两倍不止,店里人多的招呼不过来,陈兰兰和吴婷婷都顾不上给他打杂,全在卖力的招呼客人,推销产品,努力提升个人业绩。
一直忙到晚上九点,人流才少了些。
送走最后一批客人,陈耀东灌了一瓶矿泉水,才让黄义梅统计营业额。
结果很快出来,一共50218,陈兰兰卖了五百多,吴婷婷也卖了四百出头,剩下的都是他的业绩,不但破了四万大关,连五万大关也给破了,老板很高兴,晚上请大家吃饭。
不只是中海商厦的人,还有其他店的店员。
陈老板在华府大酒店订了个大包厢,十几个人宽宽松松的坐了一桌子,吃了一桌两千多块的海鲜大餐,喝了两瓶茅台,啤酒饮料若干,又去K了顿歌,十二点才散场。
黄金周第一天,不只是中海商厦的店创下新纪录,其他店同样有突破。
总店营业额破五千,就连新区的那个店都卖了五百多。
当然,五个店加起来也不到中海商厦的三分之一。
陈耀东累瘫了,回到房子洗了个澡,就早早睡了。
都没精力再微信ca苏少妇了。
一觉睡到早上七点,浑身继续酸疼,酸爽的没法形容,洗了把脸,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往驾校赶,黄金周七天不好搞特殊,十点就得到,上午只能练上一把。
苏少妇干脆就没来,刚搬了新店据说最近挺忙的。
练了一个星期,陈耀东已经基本掌握了要领,规定动作做的像模像样,就是起步的时候油门还有些配合的不是太好,右脚太重,老是把转速踩超,都是开拖拉机蹬刹车害的。
手扶拖拉机的刹车没点力气根本压不住,得用大力气。
陈耀东不信邪,妈的手扶拖拉机都能驾驭住,把个小车还开不住?
可事实是,高速车和低速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
能驾驭拖拉机,不一定就能驾驭住小车。
还有停车的时候也老犯老毛病,同样是开拖拉机养成的毛病,先拉离合再踩刹车,练车的时候也一样,停车时习惯先左脚踩下离合,右脚再踩刹车。
被教练批了好几次,依旧没能改过来。
陈耀东都想剁脚了。
练完车问教练:“教练,月中考科三能给我报上不?”
教练一口回绝:“急啥,就你这二把刀还早呢,练上半个月再说!”
草了。
陈耀东想喷他一脸口水,有这么糟蹋人的?
可考虑到本本还没拿上,只得先忍了。
练了一把下来,就骑上电摩回了店里。
十一七天过去,各店开始盘账。
陈耀东不用亲自干这事,黄义梅早早就盘点清楚了。
十一七天卖了35万八千多,陈兰兰四千多,吴婷婷不到四千,能有百来块提成,陈耀东35万,出货量达到一千三百多件,三个女人每人能拿到六百多提成,比他还高兴。
这可是七天的,好好努力一下,这个月工资有机会能上四千。
对陈耀东来说就是零头,可对三个女人来说就是个遥远的梦。
月入四千,在景安基本上没有。
吴婷婷谈钱不羞耻,掰着指头算数:“底薪一千二,提成两千八才能上四千,得出五千六百件货,已经出了一千三百多件,还得三千六百多件,这个月还剩下二十四天,平均每天出多少货来着?兰兰姐赶紧算一下,一天,一天,一天”
一天了半天也没算出来。
黄义梅拿计算器算了下,但没说出来。
陈兰兰拿着手机算了下,才报数:“一天得出一百五十五件!”
“这么多!”
吴婷婷吓一跳,忙问陈耀东:“陈哥一天能出一百五十五件货吗?”
“得看你们喽!”
陈耀东对这个兴趣不大,一天多个两三千的营业额对他影响不大,道:“店里客流不断就有可能,要是还让我出去拉人,那就别想了,一百四就是极限。”
吴婷婷磨拳擦掌的,一咬牙:“拼了,为了我心爱的钱钱,这个月我拼到底。”
陈兰兰也暗暗握拳,这个月拼了。
一个月四千块,能存下三千多块。
回家都有面子。
然而第二天上班后,陈兰兰的笑容就没了,心事重重的。
吴婷婷发现了,就好奇的打听。
陈兰兰情绪很低落,吱唔几句应付了过去,明显不想说。
换了别人,可能就不问了。
毕竟打听别人隐私不太好。
但吴婷婷可没有这个觉悟,不问清楚心里猫抓似的,再三追问,陈兰兰才说了。
“我妈让我把存的钱都给我哥买房子,我哥要结婚!”
“我草,还有这样的!”
吴婷婷特气愤,脏话张嘴就来:“那可是你哥,又不是你弟,更不是你儿子,你哥买房子结婚是你爸妈的事,跟你这个当妹妹的有什么关系,只见过姐姐帮弟弟买房的,还没听过哥哥买房子问妹妹要钱的,你爸你妈的心这都偏到大西洋去了,有这样当父母的吗?”
陈兰兰心情低落不想说话。
吴婷婷兀自愤愤不平地吐了半天槽,见她没反应,也没劲儿了。
等陈耀东过来,就吧啦吧啦地给陈耀东吐槽。
陈耀东挺惊讶,还有这种事情?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也不好说啥,只能安慰几句,管不了别的家事。
这年头奇葩事多了去了,比这更奇葩的都有,开阳三队就不少,生下女儿不想要送人的都有,更有甚者装个筐扔到沟里自生自灭,三队就有一个丫头是拣来的。
没啥好奇怪的。
第53章看车
一晃又到了十月中,苏少妇终于来练车了。
“苏姐,新店咋样?”
“还行,最近天凉,开始换季,一天能有个两千多。”
苏少妇挺精神,看样子生意挺不错,顺便挖角:“想好没,要不要做姐的合伙人?”
陈耀东弹了下烟灰,道:“年底再说吧,年底给你答复行吧?”
苏少妇笑眯眯:“行啊!”
陈耀东问:“你的新店在哪呢?”